原文:http://philobio.wordpress.com/2009/01/20/darwin-200%EF%BC%9A-darwins-legacy/
各位有參加沒有參加到的朋友們,今天我們做了第一次的Darwin 200 reading聚會。今天的參加者有佳樺、龐皓、映彤、凌峰和我。
先是對時間調動上沒有即時參加到的朋友們感到抱歉,今天我們約了週四晚上再度相聚,不新增paper,希望你們有空來跟我們再度喝咖啡談達爾文!
主題可能會在以下這個含糊的範圍內:「演化論究竟是怎麼樣的理論?」他是如物理定律般的自然法則還是一 種對生物現象歷史的描述?演化論究竟跟神創論打的戰是在哪個點?沒有神創論枷鎖的我們東方人,怎麼看待演化論?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Darwin's enduring legacy這篇,補充材料是15 evolutionary gems。
一開始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演化論是什麼(大家都接受Dennett分析出的三步驟公式為演化論的本質:變異、選擇、遺傳)以及演化論的事實是否可以 推 論倫理道德上應該怎麼作(is是否可以推論ought),我們是否可以從天擇這個「被動」的歷程推出人可以「主動的」決定我們「應該」篩選何種孩子出生 (就像前幾周新聞中提到的無癌症基因小孩)或者何種種族優秀(如希特勒)。
基本上大家的共識是達爾文他做的是一個形上學的生物演化機制主張,而非倫理學應當如何如何。對 於從科學推論到倫理學,我們的共識採取一種更激進的主張,認為沒有所謂的客觀的ought存在,人類沒有所謂應該或者不應該做什麼,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ought的句子來,不管產生的原因是為了社會的安定和諧還是什麼,總之就是不同的ought互相競爭支持者與信徒,社會就這麼演變下去。所以或許有一群 人認為應該要有嬰兒基因篩檢,有些人認為不應該,但戰下去總有一方會勝利或者得到某種妥協,社會就這麼運作去了。所以或許有人認為達爾文的主張可以拿來作 社會的行為標準,而我基於我的理由認為不行(因為沒有人可以真的確認哪種性狀叫做「好」、哪種基因是「好基因」,甚至基因是否能夠完全決定性狀(顯然不 能)),但沒有誰是真理,我們就這樣戰吧,看誰贏得最多的支持者,誰的思想勝出。
回到文本去...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有討論完每一個達爾文演化論的科學貢獻,但是我的導讀依循Ernst Mayr的
- Evolution as such. This is the theory that the world is not constant or recently created nor perpetually cycling, but rather is steadily changing, and that organisms are transformed in time.
- Common descent. This is the theory that every group of organisms descended from a common ancestor, and that all groups of organisms, including animals,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ultimately go back to a single origin of life on earth.
- Multiplication of species. This theory explains the origin of the enormous organic diversity. It postulates that species multiply, either by splitting into daughter species or by "budding", that is,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geographically isloated founder populations that evolve into new species.
- Gradualism.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evolutionary change takes place through the gradual change of populations and not by the sudden (saltational) production of new individuals that represent a new type.
- Natural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evolutionary change comes about throught the abundant produc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every generation. The relatively few individuals who survive, owing to a particularly well-adapted combination of inheritable characters, give rise to the next generation.
Nature該篇文章列了十點達爾文的科學貢獻(並非如同Mayr認同達爾文的有以下不同的主張,而是說有了以下的幾項貢獻):
- Natural Selection
- One tree of life (common descent)
- Genealogical classification
- Selective Extinction
- Deep Time
- Coevolution
- Gradual Change
- Sexual Selection
- Bi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 Economy of nature (ecology)
說實在話,這些想法雖然是在基督教社會中引起很大的衝擊,在後來的科學驗證中反應出了事實及有可能的真相,但是對於台灣以及華人社會而言,這些想法是不是一個衝擊?還是說大家上完演化論的課後就「啊廢話生物本來就會變」「不然咧?不就是基因突變然後天擇」當真理吃下了?
沒有衝擊點地直接進食任何的科學理論(在此包括生化、細胞、生理等其他生命科學領域),對於我們是否有可能發展出生物學的突破性實驗或思想是否會有困境產生?
雖然現今的美國知識界正憂心基督信仰造成的科學衝擊,但是基督教思想畢竟有一套對世界真理有所闡釋的形上學理論。所以西方的重大科學突破與發現,都 是在形上學上與宗教相衝突的過程中出現的。然而華人下的我們,卻只會「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科學的發展上只作「應用」和「觀察」,完全沒有形上學 主張,自然沒有這方面的衝擊,在接受其他人的主張時,也只把他當成可以應用的原始材料和觀察的結果來看待,沒有認真的採信其背後預設的自然世界本質。
所以今天才會聊到說,不論台大與陽明,生命科學系所重視的就是那些癌症、老化等應用專題以及生態分類和野地觀察的巨觀研究。所以台大生科的老師才會講得出這種不可思議的話:「為什麼要去國外念演化?那只是在幫人家作不屬於台灣物種的分類和觀察而已!」
上星期在野草莓主播組的聚會中,有人對台灣人作分析哲學提出嚴峻的批判:「沒有文化傳統,沒有搞頭!」基本上我部份贊同:確實沒有一個文化的基礎下,我們只能作應用和觀察是真的沒有什麼搞頭,但是一來這不只是分析哲學的問題,也是整個科學的問題,二來沒有文化,就要來搞出個有形上學主張的文化傳統來啊!難道要繼續這麼作世界的代工廠、玩政治的角力才叫做有搞頭嗎?
----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討論:
http://philobio.wordpress.com/2009/01/20/darwin-200%EF%BC%9A-darwins-legacy/
歡迎在心哲所版上討論:
http://gsapmc.blogspot.com/
------
既然聊到宗教和科學的對立...來看的dawkings rap:
既然講到宗教與科學的衝突...來看個richard dawkin rap吧!
1 comment:
關於tree of life的辯論:
http://evolutionlist.blogspot.com/2007/03/scientists-say-darwins-tree-of-life-not.htm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