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 Time: Friday, 7 Nov., 2-4 p.m.
Venue: Rm 202, Centre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NYMU
About the theme
女性主義科學哲學家哈洛威(Donna
Haraway)在〈賽伯格宣言〉中指出,加工出口區以科學為本的跨國公司,特別是電子業,偏好雇用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女人,這個系統性的圖像牽涉再生產、性特質、文化、消費與生產。在宣言中哈洛威反覆使用一個雙關字「積體電路中的女人」(women in the integrated circuit),中文版譯者張君玫在譯註中,特別說明:「一方面哈洛威確實觸及了全球電子產業中的女性處境,另一方面,『積體電路』的英文字面上是『整合的迴圈』,恰可說明女人在全球新秩序中的處境與願景」。美國藝術家Lynn Randolph,深受哈洛威在〈賽伯格宣言〉中有關「手指靈巧的亞洲電子業女工」的描述影響,找來一名在美國讀社會學的中國女子當模特兒,這幅頭披豹皮、手連電腦鍵盤的賽伯格(圖一),後來成為哈洛威《猿猴、賽伯格和女人》英文版的封面,也是賽伯格最生動、具體的影像。
不幸的是,這些為全球消費市場生產及製造電子產品的賽伯格,為東亞許多發展中國家帶來經濟奇蹟,卻也發生許多重大職災,引起社會爭議或是法律訴訟。「賽伯格的悲歌」描述及討論東亞的性別、勞動與健康,首先回顧電子產業與東亞的女工興起,再描述幾起亞洲電子業女工的職業病爭議,包括1970年代台灣的飛歌(與美之美)女工猝死, 1990年代的RCA勞工罹癌爭議與訴訟,以及2000年之後,韓國三星的女工白血病求償,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的類似案例;最後綜合討論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性別、階級、種族不平等。
About the speaker
林宜平,台灣大學 衛生政策及管理研究所博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
專長:
性別與健康、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與溝通、醫療人類學、流行病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