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兼哲學家Zoltan Dienes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Sussex)將於今年七月26日至29日訪問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Zoltan Dienes 近期研究意識與無意識心理狀態。
國際意識工作坊--意識與無意識
講者:Zoltan Dienes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Sussex)
主題:意識與無意識
時間:7月27日上午9:30至下午4:00
7月28日上午9:30至中午12:00
地點:陽明大學第二教學大樓242教室
主辦單位: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我要報名!
(7月27日中午備有午餐,有興趣者請盡早報名以便統計餐點)
主題演講(一)
意識與無意識心理狀態:
How can we tell whether a mental state is 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主題演講(二)
催眠與無意識狀態:
What happens when a person experiences a hypnotic suggestion?
主題演講(三)
熟悉感與學習:
The role of feelings of familiarity in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learning
Graduate Student Association of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on at National Yang Ming University
Friday, July 16, 2010
Tuesday, July 06, 2010
亞洲意識學會Asia Consciousness Society已於2010年7月成立!
亞洲意識學會(Asia Consciousness Society, ACS)成立目的為形成具亞洲觀點的意識研究社群,將具亞洲觀點的研究成果貢獻於國際意識研究社群。ACS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強化亞洲各會員組織之學術交流,亦將由各地會員組織定期於各地舉辦學術 會議,加強主辦國家之意識研究推廣,並藉由定期會議強化各地會員之交流。ACS將透過發行電子期刊,增加學術交流機會,鼓勵意識相關研究發表,並獎勵優秀 學者之意識研究。
ACS已於2010年7月成立,創會之會員組織包括:台灣、澳洲、中國、印 度、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的學會代表為曾志朗教授(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洪裕宏教授(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ACS 網站:http://www.acsociety.org/

歡 迎加入ACS會員:http://www.acsociety.org/membership/application
加入會員將享有使用ACS線上資料庫、ACS部落格、加入意識研究社群網絡、
ACS年會註冊費折扣…等好處。2010年加入會員免年費!
ACS活動行事曆: http://www.acsociety.org/resources/calendar-of-events
第一屆亞洲意識學會年會將於2010年在香港舉行,詳細資訊將於近期公布;
近期活動:意識科學論壇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Forum (2010年11月16日於香港舉行),
活動詳情: http://www.acsociety.org/activities/wisdom-and-wonder-festival
ACS已於2010年7月成立,創會之會員組織包括:台灣、澳洲、中國、印 度、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的學會代表為曾志朗教授(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洪裕宏教授(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ACS 網站:http://www.acsociety.org/
歡 迎加入ACS會員:http://www.acsociety.org/membership/application
加入會員將享有使用ACS線上資料庫、ACS部落格、加入意識研究社群網絡、
ACS年會註冊費折扣…等好處。2010年加入會員免年費!
ACS活動行事曆: http://www.acsociety.org/resources/calendar-of-events
第一屆亞洲意識學會年會將於2010年在香港舉行,詳細資訊將於近期公布;
近期活動:意識科學論壇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Forum (2010年11月16日於香港舉行),
活動詳情: http://www.acsociety.org/activities/wisdom-and-wonder-festival
Friday, June 11, 2010
ASSC14論文發表團即將出發!
心哲所ASSC14論文發表團將在下星期陸續出發囉!
洪裕宏教授、許舜斌、簡芃、林映彤、洪志怡、郭凌峰、陳柏青,將於2010年6月24至27日前往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 Canada)出席會議The Fou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ASSC14)並發表論文。洪裕宏教授亦受邀擔任ASSC14 Concurrent Session主持人。
意識研究群成員嚴如玉和邱千蕙也將出席會議發表論文!
發表論文和作者如下:
Emma Chien (簡芃)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A new way of explaining schizophrenia and the immunity to error through misidentification”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Chia-Hua Lin (林佳樺)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A possibility of a non-unified representational self-consciousness”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Ying-Tung Lin (林映彤)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Do dementia patients lose their self?”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Chihyi Hung (洪志怡)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The detectab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henomenology”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Shun-Pin Hsu (許舜斌)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Can Subjectivity be Explained Away?”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Ling-Fong Kuo (郭凌峰)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Do we need the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onsciousness?”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Karen Yan (嚴如玉). (2010). “Self-consciousness and anosognosia in Alzheimer's dementia”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Lynn Chiu (邱千蕙). (2010). “Deferential phenomenal concepts? Not for the Zombie Mary”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ASSC14論文發表團學生成員也將在會議前先後到紐約曼哈頓、多倫多、尼加拉瀑布、華盛頓DC旅行,整個旅程預計20天!計畫參觀紐約大學(NYU)、紐約市立大學(CUNY)、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大學,也將前往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現代美術館、時代廣場、華爾街、小義大利、小台北、聯合國、自由女神、熨斗大樓、洛克斐洛中心、帝國大廈、紐約Apple Center、布魯克林、中央公園、多倫多CN Tower、白宮、國會大廈、華盛頓紀念塔、林肯紀念館、看百老匯和美國國慶遊行...。

.
洪裕宏教授、許舜斌、簡芃、林映彤、洪志怡、郭凌峰、陳柏青,將於2010年6月24至27日前往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 Canada)出席會議The Fou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ASSC14)並發表論文。洪裕宏教授亦受邀擔任ASSC14 Concurrent Session主持人。
意識研究群成員嚴如玉和邱千蕙也將出席會議發表論文!
發表論文和作者如下:
Emma Chien (簡芃)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A new way of explaining schizophrenia and the immunity to error through misidentification”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Chia-Hua Lin (林佳樺)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A possibility of a non-unified representational self-consciousness”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Ying-Tung Lin (林映彤)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Do dementia patients lose their self?”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Chihyi Hung (洪志怡)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The detectab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henomenology”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Shun-Pin Hsu (許舜斌)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Can Subjectivity be Explained Away?”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Ling-Fong Kuo (郭凌峰) and Allen Y. Houng (洪裕宏). (2010). “Do we need the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onsciousness?”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Karen Yan (嚴如玉). (2010). “Self-consciousness and anosognosia in Alzheimer's dementia”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Lynn Chiu (邱千蕙). (2010). “Deferential phenomenal concepts? Not for the Zombie Mary”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Toronto, Canada, June 24-27, 2010.
ASSC14論文發表團學生成員也將在會議前先後到紐約曼哈頓、多倫多、尼加拉瀑布、華盛頓DC旅行,整個旅程預計20天!計畫參觀紐約大學(NYU)、紐約市立大學(CUNY)、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大學,也將前往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現代美術館、時代廣場、華爾街、小義大利、小台北、聯合國、自由女神、熨斗大樓、洛克斐洛中心、帝國大廈、紐約Apple Center、布魯克林、中央公園、多倫多CN Tower、白宮、國會大廈、華盛頓紀念塔、林肯紀念館、看百老匯和美國國慶遊行...。

.
Thursday, June 10, 2010
Frank Jackson將在陽明心智哲學所演講!
Frank Jackson @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以瑪莉房間論證著名的哲學家 Frank Jackson 將在今年六月初在陽明大心智哲學研究所舉行演講。Frank Jackson將演講他近年來對於意識經驗內容的最新研究。
演講的詳細資訊如下:
講者:Frank Jackson (澳洲國立大學哲學系教授)
講題:The Mind-World Problem
時間:2010年6月9日(星期三) 晚上6:30-8:30
地點:陽明大學第二教學大樓242教室 (校園地圖 http://web.ym.edu.tw/ezcatfiles/a001/img/img/766/map.html)
歡迎有興趣參加者即早報名!
Tuesday, June 08, 2010
簡芃通過碩士論文口試了!
我今天通過碩士論文口試了!很高興成為心哲所第二位碩士班畢業生!也很高興口試委員們給我的論文很高的評價!
我最最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洪裕宏教授,謝謝洪老師無論在論文方向、論文規劃、學術能力的養成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自己動筆開始寫論文才真正了解,指導教授的角色有多麼關鍵和不可或缺!如果沒有指導教授的引導,一位研究生幾乎不可能依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能力來決定應該閱讀哪些材料、不同閱讀材料的重要性次序、以及如何將相關材料簡裁放入論文,更別談到將論文完成後應該如何修改;沒有教授指導的研究生很可能迷失在一片學術論文的大海,或是對於不甚重要的問題過度專研!很謝謝洪老師的指導,讓我不但沒有遇到以上的困難,還完成了口試委員們評價很高的論文!另外,洪老師的指導不但讓我今年順利完成碩士學位,還讓我取得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哲學博士班的全額獎學金,讓我可以繼續我的學術生涯!沒有洪老師,這一切都不可能!
也非常謝謝柏青、舜斌、映彤、凌峰是實力最堅強的親友團,幫忙我一起準備口試大大小小的事!還有長時間的鼓勵和友情!!!還有很重要的蕙寧,在整個論文進行過程的行政上幫了很多很多忙,如果沒有蕙寧,一定不會如此順利!還要謝謝同樣是洪老師指導的學生佳樺和志怡,在論文進行過程中給了許多很棒的建議!預祝即將成為心哲所第三位碩士班畢業生的佳樺順利!也謝謝心哲所各位老師同學們在這兩年中和我在學術或非學術的互動,這一切無論間接或直接都帶給我許多幫助!
最後最後,我非常謝謝我的口試委員:朱菁老師、冀劍制老師,提供許多讓我的論文更完美的建議!也非常謝謝兩位老師前來幫我口試!
我最最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洪裕宏教授,謝謝洪老師無論在論文方向、論文規劃、學術能力的養成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自己動筆開始寫論文才真正了解,指導教授的角色有多麼關鍵和不可或缺!如果沒有指導教授的引導,一位研究生幾乎不可能依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能力來決定應該閱讀哪些材料、不同閱讀材料的重要性次序、以及如何將相關材料簡裁放入論文,更別談到將論文完成後應該如何修改;沒有教授指導的研究生很可能迷失在一片學術論文的大海,或是對於不甚重要的問題過度專研!很謝謝洪老師的指導,讓我不但沒有遇到以上的困難,還完成了口試委員們評價很高的論文!另外,洪老師的指導不但讓我今年順利完成碩士學位,還讓我取得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哲學博士班的全額獎學金,讓我可以繼續我的學術生涯!沒有洪老師,這一切都不可能!
也非常謝謝柏青、舜斌、映彤、凌峰是實力最堅強的親友團,幫忙我一起準備口試大大小小的事!還有長時間的鼓勵和友情!!!還有很重要的蕙寧,在整個論文進行過程的行政上幫了很多很多忙,如果沒有蕙寧,一定不會如此順利!還要謝謝同樣是洪老師指導的學生佳樺和志怡,在論文進行過程中給了許多很棒的建議!預祝即將成為心哲所第三位碩士班畢業生的佳樺順利!也謝謝心哲所各位老師同學們在這兩年中和我在學術或非學術的互動,這一切無論間接或直接都帶給我許多幫助!
最後最後,我非常謝謝我的口試委員:朱菁老師、冀劍制老師,提供許多讓我的論文更完美的建議!也非常謝謝兩位老師前來幫我口試!
Subscribe to:
Posts (Atom)